>>最新动态   [更多]
市级展演一等奖节目——...
德育学堂——抗美援朝我...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水高庄小学“护苗.民法...
“党旗在我心中、国旗在...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
>>学校概况   [更多]
其他符合紧急避险条件场...
水高庄小学创文展牌
>>和谐校园   [更多]
防溺水
防电诈
法治副校长聘请仪式
《反间谍法》学习宣传
食品安全宣传
法治教育讲座
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卫生保健

关于做好西青区教育系统秋冬季校园常见 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时间: 2021-11-15

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

现正值秋冬季传染病高发期,在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认识秋冬季传染病防护的重要性,强化风险意识,压实校园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统筹做好我区学校、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升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效果,有效防止常见传染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及校园秩序稳定,现将市教育两委《关于做好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及《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转发给各单位,请各单位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执行。

 

附:1.关于做好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2.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潜伏期及隔离期

 

 

 

西青区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卫生保健室

                         20211028

附件1

津教体美劳函〔202161

 

关于做好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

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各高等院校、行业办中等职业学校,各直属学校: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水痘、手足口等传染病高发季节。为预防和控制学校常见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风险提示》(家长篇、学校篇),现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同时,就做好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如下:

一、切实强化疫情报告。各单位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要切实强化早报告意识,当学校和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二、切实落实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各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增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意识,强化教室、卫生间、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通风换气和消杀工作,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消毒知识技能培训,完善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近期,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一次传染病宣传教育,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引导师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三、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各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告知家长传染病防控规定和要求,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指导家长培养、监督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孩子的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传染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及时上报学校,按要求返校复课,完善家校协同的传染病防疫管理模式。

 

附件: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风险提示(家长篇、学校篇)

 

 

 

20211026

 

 

 

 

 

 

 

附件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风险提示

(家长篇)

 

各位家长: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等)和部分肠道病毒传染病(如诺如病毒)高发的季节。校园是相对封闭、人群聚集、人员接触相对频繁的场所;同时中小学学校/幼儿园的学生个体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这些传染病聚集/暴发时常在学校发生。为此,师生及家长需高度注意,防患于未然。同时应该熟悉传染病聚集/暴发后的处理措施!

一、风险识别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其中流感在秋冬季节高发。

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其中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在秋冬季节高发。

二、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注: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无疫苗,注射一针剂水痘疫苗后突破病例较多。

三、注意事项

1.发现患病学生应尽早就诊。

2.切勿让患病学生带病上课。避免其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清淡饮食,如消化道传染病推荐一些易消化的粥类食物。

4.隔离满期限后方可申请返校。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风险提示

(学校篇)

 

一、发生聚集性疫情怎么预防

1.晨午检记录很重要,有缺勤要及时报告:晨午检时,班主任应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及时发现患病学生并告知校医,以确保对传染病病人的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勤洗手、勤通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学生入园时、到校进班级前、用餐前、如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后、体育课后、做好卫生后、接触鼻涕、唾液后均应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用清洁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公共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天进行环境卫生清洁,保持卫生整洁。

3.及时接种疫苗。

4.准备卫生处置包:可以准备一次性卫生应急处置包,在学生发生呕吐后进行卫生处置.

二、聚集性疫情现场六步法:停、治、监、控、消、宣

1.停:若出现大量病例时,及时落实停课停学,减少疾病的传播。病例所在班级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教室,对所在班级午饭进行单独配送。

2.治:发现聚集性疫情时,家长通过校医了解情况后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期间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人群接触。

3.监:做好新发病例监测。一旦发现新发病的师生应及时报告就诊,学校应建立好向区疾控中心上报新发病例的机制。

4.控:及时隔离发病者,指导其与同学带好口罩,保持距离。加强对病例的管理,追踪观察发病师生身体状况及康复情况,出现腹泻症状者应及时送医,在处理呕吐物、粪便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污染。

5.消:根据疾控中心要求进行开窗通风并对患者所在班级及其他班级落实预防性消毒及终末消毒。

6.宣:对此次事件进行总结,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附件2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潜伏期及隔离期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潜伏期

隔离期

平均

最短最长

流行性感冒

患者、隐性感染者

呼吸道飞沫、接触

2-4天

1-7天

体温恢复正常、其它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

猩红热

患者和健康带菌者

呼吸道飞沫、接触、皮肤创伤处或妇产道入侵

2-3天

1-7天

自发病之日起7天

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呼吸道飞沫、接触

14-16天

10-21天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为止,或发病后14天

患者

呼吸道飞沫、接触

10天

6-21天

出疹后5天,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至出疹后14天

患者、无症状带毒者

呼吸道飞沫、接触

18天

14-21天

出疹后5天

流行性腮腺炎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呼吸道飞沫、接触

18天

14-21天

至腮腺炎完全消肿且不少于发病后10天

诺如病毒腹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消化道、接触、气溶胶

24-48小时

12-72小时

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轮状病毒腹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消化道、接触

婴幼儿:1-3天 成人:2-3天

症状消失后

手足口病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消化道、接触、呼吸道飞沫

3-5天

2-10天

症状消失后1周,聚集性病例幼儿园/学校停课10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患者

接触

1-2天

数小时-3天

症状消失后,一般为7天

肺结核

排菌的患者

空气传播

 

数月-数年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